找到相关内容370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佛教六思想到和谐社会的构建

    是身共住,无争,意同悦,戒同持,见同解,利同均,其现实价值是:  一、身共住:是说明自身与环境方面的和谐。去除自我的偏见,打破私我的范围,不自私、不贪婪,融合随缘,与身边的人事和合而住。这是来自于自身方面的幸福。  二、无争:是说明言论方面的和谐。“祸从口出,病从口入”,注意自己的言语,不论人非,用平等正直、尊重包容的心面对事实,去掉不必要的矛盾。这是来自于言论方面的安然。...

    宽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262457.html
  • 六和合义

    如法亲近,不相乖反,是为身。(具戒十九年以上为上座,九年以上为中座,九年以下为下座)   二、:言口合者,就是对于各人的语业上,彼此互相融洽、没有争执的意思。这若细说起来,如称赞有德、远离恶语哪,规谏有过哪,乃至学问互相教授哪,犯罪互相忏悔哪,都是所摄的。   三、意:意,是对各人的意业而说的。我们各人的意业上,彼此能谦和诚实,出离我见我慢,不固执个人的意思而违逆众心,使众心和悦同住...

    能 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22538878.html
  • 和合的大义

    ,是为身。(具戒十九年以上为上座,九年以上为中座,九年以下为下座。)   二、:言口合者,就是对于各人的语业上,彼此互相融洽、没有争执的意思。这若细说起来,如称赞有德、远离恶语哪,规谏有过哪,乃至学问互相教授哪,犯罪互相忏悔哪,都是所摄的。   三、意:意,是对各人的意业而说的。我们各人的意业上,彼此能谦和诚实,出离我见我慢,不固执个人的意思而违逆众心,使众心和悦同住,是名意。现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5046391.html
  • 消费与惜福

    地修福修慧才能得到解脱,所以珍惜福报很重要。祖师们的话叫:“惜福”,大部分人知道“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”,却往往忽略掉自己消费的“管理”。   在寺院的生活中尤其明显,因为寺院是按照六敬的精神共住的。所谓身同居,无争,意同悦,戒同修,见同解,利同均。要维护众人在一起的安定秩序就会需要很多的管理。我们如果参与管理那是得到福报,我们如果是自觉配合管理那也是得到福报,我们如果不配合...

    明一法师(现在四祖寺)

    |消费|惜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0/09471518199.html
  • 平等普显现、无诤共住

         我们出家人住的寺院是以平等、六和合来管理的。六和合以前讲过就是身同居、无诤、意同解、戒同修、见同悦、利同均,所以叫“无诤共住”。今天大家讲讲“平等普显现”,这个“普”字...自己就取了一个名字叫“平等普显现、无诤共住”,这充分体现了寺院平等、和合共住的原则。下面我们看一段圆悟佛果禅师的普说。   一向据令而行。呵佛骂祖截断众流。直得释迦弥勒文殊普贤退身无路。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体验|心得|平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17231731023.html
  • 以佛教“六”精神践行“八荣八耻”

    才能同住长久;第二,无诤,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研究佛法义理,在言语上不起争论,相互之间谦让、常求精进;第三,意同悦,大众在一起便是缘分,都是为了发扬佛教的教义精神,其目的都是相同的,只有同心协力才...以佛教“六”精神践行“八荣八耻”   佛教,是一个倡导和谐圆融的宗教,佛教的“六敬”,则是佛陀为建设僧团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提出的主要原则。   僧团的出现,是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73560135.html
  • 为性如法师封棺谈往事

    伤感情。当时我没体会到,今天才知道,出家人本来是和合众,身外之物是大家共有的。所谓:身同住,无争,意同悦,戎同修,见同解,利同均。从这些小节看来,你的学识修养,真是深藏不露。  自从你有了普济寺,而我也跟着回到松山寺。近二十多年来,我们彼此见面的机会就少了,而吵闹的机会当然也少了。记得七十年七十三年的冬天,我们两次参加印度朝圣的行列。有一次不知为什么,我对你很生气,差不多有两天不跟你...

    夕 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268378.html
  • 学佛行仪

      二.唱和礼:因为心散而,心不安静,见人则身轻浮急礼,人去则身隋心疲   身心恭敬礼:对著佛像,身礼佛,意念专虔观想佛,或听闻佛号,便身心恭敬作礼念佛,精勤无厌倦。   此三种事礼中,前...

    慧永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979204.html
  • 执政能力建设与佛教管理

    、身同住、无诤、意同悦、见同解、戒同修”的六精神。   三、品格修养是作风建设的有力保证   佛教教育非常注重心灵净化与道德提升,胡锦涛总书记说:“常修为政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...  执政能力建设与佛教管理   作者:泽道法师   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,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,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,科技进步日新月异,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,各种矛盾社会...

    泽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20484378.html
  • 中国古塔的历史功绩

      六塔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南郊钱塘江畔月轮山上。北宋开宝三年(公元970年),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建,塔名取自佛经:“身同住、无争、意同悦、戒同修、见同解、利同均”,遂叫六塔。据...公元十六世纪,在世界古代航海图里,就把福州马尾港的(宋代)罗星塔作为一座重要的航标,标注在世界海图上,称之为“中国塔”。除此之外,在中国江河湖泊航运史上,更有众多的著名古塔如杭州钱塘江畔的六塔、安庆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2592388342.html